(一)赛事过程说明:
- 骑车前准备
9/5当天早上三点半起床用早餐,并在三点五十分用餐完毕,请穿好车衣、车裤,带好自己的装备(安全帽、手套、太阳眼镜、自行车水壶装满水),以及物品 保管提袋(装好武岭上换装之衣物)与一般行李,到一楼交付工作人员后,前往地下室牵自己的自行车,四点半整在酒店前集合完毕,准备统一骑车前往出发点集 合。在听带队官指挥在出发点进行暖身操后,检查自己装备,准备出发。
- 骑车过程注意事项
- 竞赛距离为埔里地理中心碑到翠峰,总长40公里,关门时间为出发后5小时;4小时到达翠峰者,可决定是否自我挑战武岭(翠峰到武岭为13公里),到武岭关门时间为埔里出发后7小时。
- 选手出发时间预计为五点整,组委会会统一设定。
- 补给点将提供水、食物以及医疗。补给点也是打卡点,请选手通过时,务必停下来打卡成功后,再继续往前骑。
- 路上将会有巡逻车来回巡逻,若选手骑乘过程有任何问题,包含车子爆胎等,可随时与巡逻车人员联系。将会有专人前往处理。
- 选手请量力而为,若无法继续骑行,请下车牵车前往最近之补给站通知驻站人员结束骑乘,等待接驳车送到武岭。
- 沿路并没有封路,八点以后可能车多,骑车过程请自行注意安全。重要路口会有指示人员指引方向。翠峰上武岭段路窄,空气也比较稀薄,选手要量力而为。
- 前 15公里坡度较缓,选手可以当做暖身。接下来的15公里到清境农场,一坡接着一坡,选手要维持呼吸平顺,一坡一坡克服。若爬坡有困难,可牵车步行。最后的 10公里到翠峰,在选手已经完成30公里的爬坡骑行后,会更显得辛苦。选手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步调与呼吸,才能完成这最后10公里的挑战。
- 翠峰(自出发点后40公里)是骑车赛事的终点站,为所有选手成绩计算的基准。在4小时到达翠峰者,可以选择继续挑战最后的13公里前往武岭。
- 回收政策:出发4小时未到清境者、出发5小时未到翠峰者,一律回收,选手不得有异议。被回收的选手以未完赛论。而可继续挑战武岭者,必须在7小时内到达武岭,无法到达者一律回收,选手不得有异议,但选手仍旧以完赛论。
- 骑车后
无论是否完赛,选手将一律带往武岭欣赏壮丽的山景与拍照留念。之后进行交车、换装与发放餐盒,并上游览车前往太鲁阁。完成此次骑车赛事。
路线高度图:
(二)装备需求:
- 自行车安全帽(自行准备或事前租借)
- 手套(自行准备)
- 车衣(自行准备)
- 车裤(自行准备)
- 太阳眼镜(自行准备)
- 赛事芯片手环(组委会提供)
- 自行车(自行准备或事前租借)
- 自行车水壶(组委会提供)
- 自行车风衣(自行准备,随身携带)
- 自行车前后车灯(自行准备者请自备,租借车辆者组委会提供)
- 防寒外套(自行准备,山上使用)
- 物品保管提袋(组委会提供,置放完成骑车时更换之衣物与防寒外套)
- 防晒用品(自行准备,如防晒乳、头巾、袖套等)
- 补给站补给(组委会提供,提供水、巧克力、运动饮料、香蕉)
- 计时手表(自行准备)
- 能量胶、糖(自行准备)
(三)未来一个月体能与训练重点:
- 赛前一个月以完成同等量的爬升高度为目标。例如:海拔700m爬两次半(翠峰),或者爬四次(武岭),一个月内就不再增加训练量。若来不及达到此目标,则建议好好吃饱睡饱,反而能提高完成的可能性。
- 训 练分周间和周末:周间增加肌力为主,周末以增加耐力为主。增加肌力以爬坡及重训最有效,周间的训练可以找短坡多次反复,例如爬升150m反复五次。重训可 以做蹲举或卧推,重训要注意的是,膝盖角度不要小于骑车上提时的角度,这样既不易受伤也能模拟骑车的施力方式。周末练耐力的目标是:臀部需能忍受在座垫上 的时间,比如到翠峰要骑五小时,就要训练习惯在座垫上同样的时间。耐力是很现实的,如果平常只能在座垫上三小时,比赛时至多延长30%,无法撑到五小时。 所以,请把握最后的几个周末,练习长时间耐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