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魯閣的歷史

根據舊時文獻記載,太魯閣的山林交織著猶如蛛網般的古今道路系統,有原住民的獵徑、清領時期的北路、日治時代的合歡越嶺古道及臨海道、戰後的蘇花公路、中橫公路、台電施工道,以及國家公園的健行步道等,其中,有的路早已隨著時空的流轉而隱沒於今日的地圖上。

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最早的一條官方修築的路—北路,即清同治13年(西元1874)因牡丹社事件,清政府著手開山撫番的工作,闢築北、中、南三 路,其中的北路即今稱之為蘇花古道。北路北起蘇澳,南迄花蓮志學(昔稱吳全城),全長一百七十四公里,費時半年,清領時期北路的開通,開啟了漢人大量入墾 花蓮的歷史。日治時期,日本政府在蘇澳、花蓮間修建橫越清水斷崖的臨海道路,戰後,將原有臨海道路加以整修,改名為「蘇花公路」。不同時期的蘇花道見證著 不同族群進入東台灣的過往,以及花蓮地區的開發史。

民國3年(西元1914年,大正3年),日人為發動太魯閣戰役而闢築的「合歡越」,由花蓮的太魯閣至南投的霧社,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第一條橫越 中央山脈的路,也是合歡越嶺古道的濫觴。民國22年(西元1933年,昭和8年),為發展觀光著手修築「合歡聯絡道路」,民國24年(西元1935年,昭 和10年)改名為「合歡越道路」,全程步行約需四天,是當時台灣熱門的登山健行步道;民國29年(西元1940年,昭和15年),為了開發立霧溪的砂金與 電力,開鑿發電道路(仙寰橋至溪畔)與產金道路(溪畔至塔比多),後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終止,產金道路僅通車至合流。

而穿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中橫公路,堪稱是一條手工雕鑿而成的公路,也是台灣第一條橫越中央山脈的公路。於民國45年(西元1956年)7月7日正 式開工,每日動員5、6千人同時在不同的區段施工,期間經常受到颱風、地震與豪雨的威脅,時聞人員傷亡,工程及器材損毀,耗費四億三千萬元,費時三年九個 月又十八天,終於在民國49年(西元1960年)5月9日全線通車,其主線東段起自太魯閣閣口,溯立霧溪而上,經長春祠、溪畔、靳珩橋至天祥,再沿大沙溪 左岸至文山迂迴山腰,經西寶、洛韶、古白楊、慈恩、碧綠、關原、大禹嶺至東勢,是目前太魯閣國家公園之主要道路,這一條血淚交織的公路,讓世人得以一窺太 魯閣磅礡靈秀的美景。

資料來源:太魯閣國家公園-歷史人文http://www.taroko.gov.tw/zhTW/Content.aspx?tm=4&mm=1&sm=1&page=1

太魯閣的地理位置

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、臺中及南投三縣。其範圍以立霧溪峽谷、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,包括合歡群峰、奇萊連峰、南湖中央尖山連峰、清水斷崖、立霧溪流域及三棧溪流域等,全部面積共計九萬二千公頃。

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地勢高聳,大致由西部的脊樑山脈向東傾斜,其間山巒起伏,二千公尺以上的山區面積約佔全境之半,其中有將近六分之一的面積為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峰所據。這些高山氣勢雄偉,當中躋身「臺灣百岳」者即達二十七座之多。

境內河川以脊樑山脈為主要的分水嶺向東西奔流。東側是立霧溪流域,面積約佔整個國家公園的三分之二,主流貫穿公園中部,支流則由西方及北方來會;脊樑山脈 西側狹長的區域是大甲溪上游的南湖溪、耳無溪、畢綠溪等等。太魯閣國家公園涵蓋了劇烈造山運動隆起形成的變質岩區,區內岩層走向大致成東北往西南向,園內 高山突兀,峽谷深邃,奇景美不勝收,極具特色之處。

資料來源:太魯閣國家公園-地理小檔案

太魯閣台地

太魯閣台地曾為太魯閣族「得卡倫社」所在,因為上方山腰有楓樹,太魯閣語稱楓樹為「得卡倫」,因此得名。
部落住民原來是來自更上方的山頭,約一百餘年前,遷居到太魯閣台地上方山腰,1914年被日本人攻佔,才於1918年將居民遷移到現今遊客中心所在的太魯閣台地。

台地上除了上述的設施,還設有難易程度不同的步道,供民眾漫步或健行;遊客中心外的大草坪,像是親子的遊戲場,提供家長和孩子開闊自由的活動空間;台地上遍植各種原生種的綠樹及豐富的生物資源,是遊客散步賞景的好去處,也是學校環境教育及戶外教學的場所。

清水斷崖

清水斷崖位於清水山東側,自蘇花公路和平至崇德之間,綿延21公里 。其中清水山東南大斷崖尤其險峻,絕壁臨海面長達5公里,非常壯觀。當行車在山壁斷崖與無垠汪海之間,好像騰雲凌空,上有巨壁千仞,下是汪洋萬頃,真是驚 險無比,也感受前人拓荒築路的艱辛,眼前所見正是一篇山海與人的壯麗詩篇。在這裡還可以欣賞太平洋海天一色,山海對峙,以及海岸呈現多層次的藍色驚艷。

現在的蘇花公路清水斷崖路段,大部分重新建過,以截彎取直及開鑿新隧道來拓寬道路,而依傍清水斷崖雄偉景色的蘇花公路臨海舊道,比較安全的路段於 國家公園初期則變成是寧靜優美的觀景步道。步行於舊道路,看著寧靜的山脈,俯瞰海浪拍打岩石激起的波濤,感受陣陣的海風,宛如置身於一條上不著天,下不著 地的空中走廊,令人著迷。後來臨海舊道多數路段因屬落石頻繁危險區封閉,目前僅規劃開放匯徳景觀道路(步道),位於匯德隧道北口休憩據點舊道路段,景觀道 路開放終端臨海路段為徒步區,設有「臺灣十景—清水斷崖」石碑及觀景臺,為絕佳清水斷崖眺景點。

攝影 | Flickr:傑克 生

九曲洞

九曲洞隧道全長1220公尺,是中橫公路最長的隧道。全長二公里的九曲洞步道,是太魯閣峽谷最精華的路段,步道緊倚著高山深壑,向下俯瞰則是急湍的立霧溪水,兩岸山壁緊峙,鬼斧神工與險峻的地勢令人讚嘆震懾。

九曲洞步道原本是中橫公路舊道,為疏解中橫公路交通及讓遊客便於欣賞峽谷景觀,維護遊客安全,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擬定人車分道計畫。民國85年九曲洞隧 道開通,讓車輛行駛隧道,原中橫路段則改成人行步道,使遊客能在沒有車輛的干擾下,悠閒地欣賞太魯閣峽谷景色。沿途樸拙的隧道與山壁,仍保留著當年開鑿中 橫公路時敲打鑽子留下的鑿痕。此外,早年日本人為開採立霧溪砂金所開鑿的「採金道路」,懸在步道外岩壁窄小的路跡仍清晰可見。九曲洞步道路面寬闊平緩,是 一條大眾化的遊憩步道,和戶外的地質教室。

攝影 | Flickr:Joe Lo

布洛灣台地

布洛灣台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,太魯閣語的意思是「回音」,這台地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,現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管理站,並規劃成原住民特色園區。

布洛灣分上、下兩台地,高度相差30公尺,下台地海拔約370公尺,管 理站設在這裡,提供遊客解說諮詢服務及遊憩訊息、放映多媒體節目;左側的太 魯閣族文化展示館,透過多元的方式呈現太魯閣族的傳統文化,包括族人的農耕、織布、文面及山林智慧等生活樣貌。展示館二樓是販賣部。下台地可行至環流丘公 園,俯瞰溪畔水壩,觀賞峽谷景致。上台地採委外方式經營,規劃為住宿及研習中心,有套房及和室通舖、會議中心及餐飲服務中心。從史前太魯閣族到現代的人文 發展,熱帶季風雨林生態環境、環流丘與河階地形,以及國家公園多年來用心培育並廣植的原生種台灣百合、台東火刺木、雙花金絲桃、金花石蒜等,都是布洛灣台 地值得深入瞭解的特色。 

攝影 | Flickr:Albert Luo

天祥

天祥位於中橫公路東段,約距太魯閣19公里處。大沙溪與塔次基里溪在此匯集成立霧溪,經河水長年的堆積侵蝕,造就了多層河階地形,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峽谷中的重要遊憩據點。此區腹地廣闊,餐飲店、飯店、公車站、停車場、郵局等一應俱全。

走過普渡橋,沿祥德寺步道行走,有26台尺高的白衣觀音像、七層高的天峰塔,有莊嚴的地藏菩薩像,和宏偉的大雄寶殿,可以感染清思佛理的氣息,若 您想與山林對話,或蟄伏、或穿梭闊葉林帶的鳴蟲、飛鳥、舞蝶,必不會讓您敗興而歸,幸運的話,還有太魯閣大戟及太魯閣櫟兩種稀有植物來相會。   站在稚暉橋上四望,可望見山色水光,可盡覽曲流壺穴地形、礫石層露頭痕跡;走近細看分明,可觀察天祥以東和以西岩層的差異。

攝影 | Flickr:Jiashiang